|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党务信息 > 正文
市委教育工委 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天津市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的通知
津教党〔2020〕66号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1-02-02 15:41

各区教育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津党办发〔202018号),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我委组织研究制定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天津市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市委教育工委                      市教委

20201230

(联系人:王丽华;联系电话:83215103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一、劳动教育内容及要求

小学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指导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

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指导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物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初中年级: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定期开展校园包干区域保洁和美化,以及助残、敬老、扶弱等服务性劳动,初步形成对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适当体验包括金工、木工、电工、陶艺、布艺等项目在内的劳动及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尝试家用器具、家具、电器的简单修理,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学习相关技术,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二、劳动教育途径

(一)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与现行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整合实施,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进行必要统筹,形成体现各区和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内容涉及“劳动价值观”教育、“传统手工艺”、“技术实践”、“技术设计”四个学习领域。

“劳动价值观”教育从劳动与生活、劳动与社会和劳动与职业三个视角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

“传统手工艺”学习包括陶艺、纸艺、布艺和编织等内容。

“技术实践”学习包括种植、养殖、金工、木工和电子作品等内容。

“技术设计”学习包括玩具设计、“三模”(航模、海模、车模)设计、发明设计等内容。

(二)在其他学科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品质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意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三)劳动实践活动

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体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小学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普通中学兼顾校内外,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参考基地劳动项目主题所设定的劳动实践内容和活动要求。

(四)家庭劳动教育

家庭劳动内容涉及“劳动意识与习惯”教育和“家务知识与技能”教育两个学习领域。

“劳动意识与习惯”教育包括个人与家庭生活、劳动与家庭发展、劳动习惯养成等内容。

“家务知识与技能”教育包括家庭卫生、物品整理、饮食烹饪、衣物洗涤、垃圾分类、器具使用等内容。

(五)社会服务劳动教育

社会服务劳动教育内容涉及“公益劳动”、“主题节日劳动”、“志愿服务”三个学习领域。

“公益劳动”教育包括校园公益宣传、义务劳动等内容。

“主题节日劳动”教育包括“五一”国际劳动节、植树节等内容。

“志愿服务”教育包括赛会服务、场馆服务、环保行动等内容。

(六)职业体验教育

职业体验教育涉及“工业”、“农业”、“其他行业”三个职业领域。

“工业”教育包括企业工作、环卫工作、IT工作、智能制造等内容。

“农业”教育包括粮农、菜农、果农、渔民、现代农业等内容。

“其他行业”教育包括医生、教师、快递员等内容。

附件: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及实施建议

附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