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世界职业教育贡献中国智慧
2024-11-21
时隔两年,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中国职业教育。时针拨回两年前,2022年8月,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如今,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如约而至。近年来,中国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中国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1.1万多所,在校生近3500万人,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形成了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完整的学校职业教育层次,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近年来,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专业进行了较大幅度优化调整。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2024年教育部又对高职专业布局点进行了较大调整,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共开设1400余个专业,设置12万多个专业点,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主要领域。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道路。从中职毕业生到全国技术能手,“90后”小伙子李启士走上了一条技能成才之路;高职毕业在清华任教,邢小颖诠释了“一技之长是最大的底气”;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读博的戴栋晨,一直保持着从中职时就开始的对专业的热爱……当前,职业教育的学历“天花板”已经打破,中职学生升学机会大大提升,再加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强,更受企业欢迎。可以说,职业教育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发展有保障,吸引力越来越强。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新格局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多轴加工技术”实训课上,大三学生黄精磊正熟练地进行着各项操作。“有了之前在企业车间实训的基础,我现在能进行更复杂的加工操作。”黄精磊说。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跟岗实训,企业师傅手把手带教,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内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常态。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任务,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进一步落实省级政府领导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部分别与天津、山东等9个省份共同开展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的紧密度,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主要经济功能区,教育部支持建设了34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适配度,教育部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央地联动推进“一体”,凝聚各方力量打造“两翼”,政府在推进产教融合中更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新格局,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更小的切口上,职业教育正在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基地、金教材”。首批6个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中,一批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首次引入职业教育课程,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职教“五金”。对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塑造力增强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鲁班工坊实训室门口,照片墙上挂满了鲁班工坊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企业主动发来的,他们对毕业生的表现非常满意。”埃塞鲁班工坊中方负责人江绛说,一些企业甚至主动提出把员工送到鲁班工坊学习。从“引进来”到高质量“走出去”,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实现重大转变。目前,全国27个省份的200多所职业院校与7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设立了400多个办学机构和项目,涌现出了鲁班工坊等一批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未来非洲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等合作机制,构建起了更为紧密的中外职业教育共同体。实践证明,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为合作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分享了中国职教先进的教学模式、专业标准和设备资源,成为中外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载体。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将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中国对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塑造力将进一步增强。 “创新赋能未来,技能塑造人生”,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即将启幕,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世界职业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与世界共绘职业教育新蓝图。 -
·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开幕
2024-11-21
11月20日晚,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宣布运动会开幕并调研三大球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娃娃抓起,从青训抓起,久久为功振兴发展三大球,助力建设体育强国。开幕式前,谌贻琴实地调研了青少年足球、篮球人才培养情况,并观看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U18女子排球比赛。谌贻琴强调,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要尊重人才发展规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继续深化体教融合,既要保障文化课学习,也要提高青训的科学性专业性,畅通升学和职业发展通道,让青少年球员学习、运动两不误,夯实三大球项目根基。积极探索多渠道共同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教练员,同时支持引导优秀教练员下沉基层。要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运动健身场馆设施的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主办,每年举办一届,旨在进一步推广普及三大球运动,让更多青少年喜爱、参与三大球运动。同时调动各地抓三大球青训的积极性,形成振兴发展三大球的合力。 -
·
五支队伍角逐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
2024-11-20
11月19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参赛队伍已产生,5支国内外队伍将于11月21日在天津争夺大赛总冠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而来,分为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总决赛,其中总决赛又分争夺赛、排位赛、冠军总决赛3个阶段。总决赛共有74个国家、2701所职业学校和机构、8121支参赛队伍、29182名选手参赛。总决赛排位赛已于11月18日全部完赛,国内外共有151支队伍参加排位赛。5支晋级队伍分别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智融合——面向智慧医疗的药品柔性自动化生产”项目,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船舶主机轴系负荷数字化测量及调整”项目,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项目,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古斯学校“禾愈集舍——疗愈空间设计”项目,缅甸瑞波政府技术学院“电芯云控——高效新能源汽车电池柔性自动化装配系统”项目。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是我国举办历史最久、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综合技能赛事。升级后的大赛进一步强化综合育人功能,更加注重考查不同专业学生基于技能操作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引导职业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在更大范围吸引国际学生参与大赛,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打造成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国际赛事品牌。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国际交流活动启动
2024-11-20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国际交流活动在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启动。该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南山区政府主办,南山区教育局承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协办。开幕式上,南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夏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驻华高级顾问、北京办事处负责人海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分别致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南山区教育局、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等四方共同建设的“青少年区块链技术与工程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启动。南山区教育局局长杨珺表示,此次国际交流活动的举办,有助于促进南山区与多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推动南山区K12技术与工程教育前沿发展。主旨分享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部门主任苗逢春,深圳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学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主持人、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教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顾建军等专家,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报告的解读、全球视野与大国创新、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技术与工程教育特性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顾建军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通过课题研究、标准研制、课程开发、教育实验、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推动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的知识共享和转型发展。此次国际交流活动持续2天,包括开幕式、主旨分享、国际交流、实地教育考察等环节。 -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举行
2024-11-20
日前,“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举行,来自全国38所高校的109名本科生成为论坛的嘉宾主角,围绕“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当代青年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责任担当”主题展开多角度的讨论。2014年,复旦大学发起举办第一届“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成为国内为数不多针对大学本科生举办的治国理政交流平台。10年来,论坛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扎根中国大地、深入基层实践,畅谈历史经验、探索治理之道,汇聚各方智慧、展现青年担当。第八届论坛自今年7月发布征稿通知以来,共收到投稿532篇。经专家学者对所有论文严格匿名三轮评审,共产生126篇获奖论文。主论坛上,9位获奖学生代表分别从生态文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等角度展开深入探讨。本届论坛设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现代化发展中的守正与创新”“现代化强国建设与教育人才支撑”“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发展”等5个分论坛。论坛期间,同步组织了《望道》集体观影、复旦校史红色研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与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实践参访等活动。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复旦大学学生会共同举办。 -
·
首届中国多智能体应用大会举行
2024-11-20
11月16日,“多智汇聚,共启未来”——2024中国多智能体应用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这也是国内首个聚焦多智能体应用的盛会。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CCF AI)、腾讯共同承办,旨在进一步建立多方合作生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多智能体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现场,为推动成都AI人才生态建设,CCF AI、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成都人才发展集团、腾讯四方联合发起《成都智能决策人才发展合作》,致力于提升成都在智能决策领域的人才竞争力。活动现场,还为2024年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获奖团队颁奖。该赛事于今年5月启动,围绕人工智能前沿产业真实应用场景,设置五大赛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88所高校超过2000支队伍报名,辐射英国、日本、德国、美国、新加坡等18个海外国家。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复旦大学的“五角场三分王”团队获得智能体博弈算法赛道全国决赛(中国内地赛区)一等奖,来自北京大学的“未名芯”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芯存高远”团队获得AI芯片算子开发赛道一等奖,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panda”和南开大学的“代码指挥帝”两支队伍获得智能交通信号灯调度赛道一等奖;此外,中国科技大学的“无敌鲨嘴炮”、北京大学的“小模型大能耐”团队分别获得AIPC高效能博弈赛道、移动端AI模型轻量化部署赛道冠军。 -
·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发布
2024-11-19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在防范网络沉迷、优化内容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指南》提出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的整体方案,鼓励和支持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将分散的功能集成化,将分段保护一体化,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三重防线”。《指南》共7章,细化不同主体的具体建设任务,统一“三方联动”“一键启动”等技术标准,为企业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提供指引。《指南》推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组合拳”,创新未成年人模式保护措施,推动时间、内容、功能等“三大优化”。时间管理方面,未成年人模式允许用户对每日上网时长进行总量限制。内容建设方面,首次提出分龄推荐标准,优先展示适龄内容。功能安全方面,在保障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避免诱导沉迷的功能服务,提供诸多“个性定制”功能,实现便捷性和安全性双提升。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是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据悉,《指南》发布后,国家网信办将持续指导企业推进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并结合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模式建设方案,丰富保护措施,推广经验做法,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效能。 -
·
携手迈向国际中文教育美好未来
2024-11-19
层林尽染,秋实盈仓。秋冬交替之际,来自1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相约北京,共赴世界中文大会。习近平主席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国际中文教育在文化互通互信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世界中文大会提出殷切期望。这是收获硕果的聚会,也是沉淀酝酿的盛会。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联通融合,世界中文大会上,各方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持续保持活力,增强吸引力。国际中文教育焕发勃勃生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一组数据显示出国际中文教育的勃勃生机: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根植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两个月前,由昆明理工大学参与承办的尼加拉瓜第一所孔子学院落成。“这是尼加拉瓜教育发展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孔子学院的成立符合尼加拉瓜人民的愿望。”尼加拉瓜教育部部长曼迪·阿劳斯说,“人们踊跃参与中文课程、书法课程、读书俱乐部、中国文化讲习班,学习中国传统烹饪,参与美食品鉴活动,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相互尊重。”黑山教育、科学和创新部部长安杰拉·亚克希奇—斯托亚诺维奇说:“中文,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从文化、哲学到艺术,中国文化提供了灵感,激发了创新。通过学习中文,我们能更加了解塑造了14亿人的中国文化。”根植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去年6月,由苏尔坦亲王大学和深圳大学共建的沙特阿拉伯第一所孔子学院揭幕。首批学员大多是对中国感兴趣的沙特年轻人,院方还为大企业定制了中文课程,送教上门。沙特还把中文教学列入教学大纲,中文教学已覆盖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学习中文为沙特学生提供了适应现代化就业市场的宝贵技能,增加了从能源到基础设施、到技术、到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就业机会。”沙特教育部次大臣哈桑·哈拉米说。坚定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坚定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体现中国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中文学习需求的增长,对国际中文教育高效规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会上,嘉宾们广泛交流,充分讨论,认为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打造高水平中文教师队伍是当前工作的重要方面。“历时一年六易其稿,今天终于可以和大家见面了!”大会期间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研发与应用”研讨会上,有关方面发布了《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发展规划(2024—2027年)》。该规划根据相关标准开发的必要性、紧迫性列出了建设清单,有助于科学、规范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让各类标准更好地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其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引领和提升作用。在增强各国中文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中外各方通力合作,不断取得突破。“一年来,我们先后同英国、美国、西班牙、新加坡、法国、德国、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教师协会、院校机构等合作开展了专项培训,助力1600多名本土教师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迫切需要精通中文的律师、经济学者、工程师、医生、科学家,等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几年需要培养200—250名具有各专业知识的汉语教师。”白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前副总理托济克说,在中国同事的帮助下,相信大家会成功达成目标。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和体系构建本土化是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会嘉宾纷纷表示,随着中文教育进入更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适应本土、融入本土、服务本土的要求日益迫切。“期待中国深化与各国教育机构的合作,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当地文化特点,使中文教育更贴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意大利汉学家费德里科·马西尼表示。“10年前,我们成立了中东欧汉语培训中心,不仅培养匈牙利的中文教师,也给整个中东欧国家的教师提供培训。”匈牙利知名汉学家、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从自身经历出发,介绍了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中东欧有些城市只有一名本土中文教师。通过我们中心的培训,他们有机会彼此交流,提高中文教育水平”。2022年,柬埔寨中文教育的发展轨迹迎来历史性转折,试点在金边和西港20所公立中学开设学分课程,这标志着中文作为学生可选的一门外语,正式被纳入柬埔寨国民教育体系。大会上,柬埔寨教育、青年与体育部副国务秘书蒲萨敏特意分享中文教育本土化与体系构建的宝贵经验:“一定要加强与中方的交流与合作,要重视本土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本国教育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政策、机构与人员保障。”中外联合研发教学大纲、课程框架,建立教学评估体系,帮助开发本土化教学资源,配合支持更多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逐步构建贯通从学前、中小学到大学的中文教学体系,有效扩大中文教育覆盖面……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体系构建,方兴未艾。中文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世界中文大会召开为契机,中外与会嘉宾为努力搭建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之桥献计出力。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20年,孔子学院大胆创新砥砺前行
2024-11-19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窗口,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创立20年来,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服务海外社区和人群,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融,促民心相通,受到各国民众广泛欢迎,帮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20年,孔子学院矢志不渝,大胆创新,砥砺前行。11月16日,纪念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主题研讨会以“孔子学院的传承与发展——20岁,孔子学院正青春”为主题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孔子学院有哪些建设成果?未来有哪些发展部署?推动文明交流互学互鉴的钥匙对于孔子学院的意义,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院长、白俄罗斯前副总理托济克有着深刻的理解。18年前,托济克作为白俄罗斯驻中国大使,代表白俄罗斯与中国国家汉办签署了在白俄罗斯开展中文教学合作、在明斯克成立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的协议。托济克表示:“孔子学院是非常必需的、合适的民间交流方式,它帮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我希望看到更多孔子学院,加强非洲和中国之间的交流。”肯尼亚教育部常务副部长碧翠丝·穆甘达·杨加拉说。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各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孔子学院的创立,对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具有积极作用。如今,以孔子学院为中心,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中外方合作机构和广大外部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出孔子学院生态圈,服务孔子学院学员和全球中文学习者,所有参与方致力构建范围广泛、连接紧密、互惠互利的全球伙伴网络。截至2024年10月31日,294家中方合作机构和1272家外方合作机构在161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设立499所孔子学院和764个孔子课堂,累计学员超2000万人次,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语言文化教育机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肯西莉亚·欧未瑞是一位来自肯尼亚的“明星”司机。在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工程通车仪式上,她驾驶总统专列的新闻火爆全网。肯西莉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肯尼亚年轻人在中国教师的帮助下成为专业的铁路人才,服务肯尼亚经济和社会发展。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尚雪提到,孔子学院为肯尼亚输送优秀本土中文师资110人,占肯尼亚中文教育核心骨干师资总量的78%。与此同时,在亚洲、非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孔子学院,职业技能教育课程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各孔子学院立足自身特点,发挥优势,逐渐探索出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径。“厦门大学拓展孔子学院‘中文+职业教育’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发展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地市场需求结合,逐步形成政府鼓励、学院牵引、企业参与的多元主体共建模式。”厦门大学副校长史大林说。如今,孔子学院在中外友好省州、姊妹城市缔结,经贸往来,旅游出行等方面都成为积极影响因素,全面增进了中外友好关系,并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有生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插上数字化助力教学革新的翅膀科技的飞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采用了数字化教学方式。2023年,非洲首家“语合智慧教室”落户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智慧教室的启用,将智慧媒体设备与中文教学有机结合,为网络时代莫桑比克中文教学提供新方案。”蒙德拉内大学副校长亚历山大·瓦慕莎说。在全球范围内,全球孔子学院门户网站持续建设完善,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数以万计的中文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各孔子学院拥有自己的子站,在这里可以方便地链接全球任何一家孔子学院。截至2023年,共有193所孔子学院的子站成功入驻,在通向全球孔子学院互联互通的路途上不断迈进。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表示,孔子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中文教学为本,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加强与所在国家各行各业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国际中文教育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
打造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蓄水池”
2024-11-18
一个突破传统、面向未来,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改革新范式,正在超常规、有组织地深入推进。为加快未来产业人才的前瞻性培养和未来技术的有组织研发,2021年,教育部在北京大学等12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启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3年过去,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有何进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摆到了重要位置。12所未来技术学院的改革探索,可以成为观察教育科技人才如何一体推进的样本。前瞻布局加强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研判,瞄准未来10至15年的颠覆性技术发展,前瞻性地储备未来技术,助力未来产业布局,是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3年探索,未来技术学院已经成为未来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从教育部获悉,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预见,凝练形成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光电子芯片与系统、储能技术、未来航天器系统、生命健康等30余个未来技术方向,覆盖了国家重点部署的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未来产业方向,精准聚焦人形机器人、先进高效航空装备等标志性未来产品发力。未来技术学院不仅在若干未来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批技术突破还实现了产业转化。比如,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研制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重量仅为2.2克,能在小老鼠“戴着跑”的过程中实现“深脑成像”,被誉为神经科学研究革命性的新工具,今年市场销售额预计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未来技术学院不是“单打独斗”。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对照国家“3+N”人才高地和集聚平台建设规划,布局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10个重点城市和区域,并且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紧密对接区域创新体系和未来产业发展。比如,无锡市和12所未来技术学院合作,在每所学院设置未来技术太湖奖学金、未来技术创新基金,和每所学院共建未来技术太湖创新中心和实习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潘建伟看来,未来技术学院从新兴科技的基础研究阶段就面向长远战略目标进行前瞻性布局,为技术突破持续提供支撑。破壁融合突破传统院系和学科专业壁垒,未来技术学院正在探索学科专业实质性交叉融合。“面对未来颠覆性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未来技术学院必须打破学习、学科、学校的边界,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倪军介绍,聚焦未来能源和未来健康,学院会聚机械、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是全校学科背景最‘杂’的学院,没有学科界限”。多所未来技术学院开设了交叉工程、量子科学与技术、未来机器人等前沿交叉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强调学科交叉融合。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打破基于学科的教学组织形态,围绕技术方向重构课程内容。在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未来技术学院也在有组织地推进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对于量子信息科技这样一种未来技术,本质需要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技术研发、产业化这样全链条的布局,迫切需要高度的协同创新,培养能够支撑创新全链条的复合型人才。”潘建伟说。潘建伟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实验室共建未来技术学院,由实验室主任兼任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合肥实验室作为主责单位牵头组织和统筹实施量子信息领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科学基础。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的大楼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建设的还有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一个在校内,一个在校外,但都处于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两栋大楼连廊相连,可以紧密联动、密切交流。正如“双子楼”一样,倪军除了是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也是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我们和宁德时代共同培养储能领域应用型人才,共同开展前沿性和重大共性技术攻关,探索构建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教育体系。”倪军介绍,宁德时代和学院实行人员双聘,共建实验室,共建联培基地,3年时间内已经开展了60多项校企合作项目。从教育部获悉,3年来,首批未来技术学院深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50余家科研院所、100余家龙头企业及高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大师引领“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以及我们自己过去的经历都说明,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院长吴伟仁说。未来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一批院士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以现在的大师来培养未来的大师”。比如,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会聚19位空天信息领域两院院士,深度参与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他们除了上课以外,每学期还要和学生举行持续两个多小时的午餐会,面对面讨论代表性项目,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还要把学生带到与院士领域相关的大型科研工程现场,让学生体验国之重器。”吴伟仁说。吴伟仁介绍,在大师引领下,学院在重大工程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开展工程攻关,实现未来空天系统总师培养与关键技术突破融合互促。“大师培养大师”的作用还在于精神引领和感召。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宏介绍,哈工大未来技术学院组建了5个由院士领衔或者担任班主任的院士特色班,院士以亲身经历和卓越贡献引导学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展个人志趣与学术追求,投身前沿探索和强国建设。3年来,未来技术学院已经成为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蓄水池”。从教育部获悉,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已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在校生共计8000余名,其中部分青年人才已经崭露头角,担纲领衔重大科技任务。 -
·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专题研讨会举行
2024-11-18
11月16日,在世界中文大会期间举行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专题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泰中两国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泰国市场对会中文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持续攀升。”泰国海上丝路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颂德通猜表示,如何将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印尼,中文技能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在那些有着大量中国投资和贸易的行业中。”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文化参赞李健介绍,最近,印尼6所顶尖大学成立了中文语言与创新中心,不仅加强中文教育,还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职业培训,把技术能力与语言能力结合起来,帮助印尼学生应对竞争激烈的全球就业市场。“我们深刻体会到,‘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欧小武表示。欧小武介绍,中国铝业在几内亚组建了中铝几内亚产教融合培训中心,联合山东滨州职业学院和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几内亚“中文工坊”,教授几内亚本土员工中文,培养本土技术工人技能,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水平,培训社区居民蔬菜种植、畜牧养殖、施工技术、车辆驾驶等技能,已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几内亚本土员工中文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了企业本土化运营效率,也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欧小武提到的“中文工坊”,是近年来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为适应新时代中外交流对国际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推出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旗舰项目。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志平介绍,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语合中心支持中资企业和职业院校在21个国家建立了28个“中文工坊”,累计开设各类教学班级300个,培养培训各类企业人员1.6万余名,开发适应企业需求的“中文+职业技能”教材100多册,培养培训“懂中文、精技能”的本土教师400余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向海外,相关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胡志平认为,“中文工坊”应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校企协同,充分满足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学校要在师资、课程、教材方面做好准备,确保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培训,不贪大,只为实,以小而美、华而实为目标,确保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为中资企业培训海外本土员工的同时,“中文+职业技能”已经发展到学历教育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在海外的首个应用技术大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以其独特的“中文+职业技能”本科双学历办学模式广受关注。“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掌握专业技能和语言优势已成为职场中不可或缺的竞争力。”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秘书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柬方校长钟耀辉表示,学校将继续秉持“中文+职业技能”本科双学历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与教学内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优质的中国教育资源,助力柬埔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既有利于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升级,又能极大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梁克东说。梁克东建议,应积极探索数智时代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改革,发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势,以《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与专业标准为引领,整合职业院校、“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高校、孔子学院、海外地方政府等多方力量,集成开发职业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课程、教材等资源,建立数字化特征明显的资源平台和融合资源体系,做到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创新发展。 -
·
努力搭建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之桥
2024-11-18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在与会嘉宾和教育系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将牢记嘱托,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联通融合,凝聚各方共识,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勇担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使命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表达了中国对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增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殷切期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山东大学作为首批承建孔子学院的高校之一,立足文史见长、学科齐全的优势,深入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培育适应海外需求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任友群说,山东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继续深化与中外合作伙伴的交流协作,同向同行、群策群力,做语言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交流的促进者和增进友谊的使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创新数智化国际中文教育举措,助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中文教育格局。“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饱含了对所有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的期许和勉励,是对孔子学院成立20年来工作成绩的高度肯定。北京外国语大学及合作建设的23所孔子学院的中外人士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表示,北外是目前我国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以孔子学院品牌创立20周年为新的起点,推动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绘就中外教育人文交流新蓝图,续写孔子学院建设新篇章。学校将发挥23所孔子学院和101种外国语言专业的集成优势,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推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国际中文教育广受欢迎,彰显了开放包容的魅力,展现了互学互鉴的价值,体现着合作共赢的精神,凝结着中外人士共同的心血。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一直秉承语言报国、文化兴国的初心。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表示,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持续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高地,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国际中文人才。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立意高远,内涵深刻,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丁安琪看来,国际中文教育如同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播四海的桥梁,让世界领略汉字之美、诗词之韵。国际中文教育也是加强国际交流的有力工具,能够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与友好往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展望未来,我们一方面将加强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开发优质数智资源,使国际中文教育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同时,也要和各国教育机构深入合作,让中文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持续助力。”丁安琪说。携手搭建互通互信互鉴桥梁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希望世界中文大会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联通融合,凝聚各方共识,努力搭建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是对全球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学习者的充分肯定,是对孔子学院20年建设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世界中文大会品牌建设的充分肯定。“多年来,从事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教师、志愿者,各国同行伙伴们,为增进中外友谊、互学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共同走上了和衷共济、荣辱与共、合作共赢的‘汉语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将以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为指引,做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学术智囊和坚定行动伙伴,为中外人士搭建更宽更广的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钟英华说。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激荡起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对搭建互通互信互鉴桥梁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在世界中文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南京大学教授、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曹贤文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他认为,国际中文教育是最能彰显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一门国际性学科。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聚集更多同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孔子学院建设发展,合力推动海内外中文教育协同合作、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中文及中文教育理论、方法和标准成为国际公共产品,让中文成为联通中外民心、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彩虹之桥。”曹贤文说。 -
·
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召开
2024-11-18
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11月14日至15日在山东济南召开。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在会上致辞,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讲话。吴岩指出,职业教育科研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科研目前存在散、弱、虚的问题,与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职业教育科研要转变范式、转变认识、转变方式、转变习惯,开启职业教育科研的自我革命,科研要想国家之所想、应国家之所需、急国家之所急。吴岩强调,当前,职业教育科研要重点关注15个领域,包括立德树人研究,职业教育定位研究,产教融合研究,职普融通研究,职业院校的标准、适配性、培养规格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综合高中研究,“新双高”研究,职业本科研究,“五金”(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基地、金教材)建设研究,职业教育数字化研究,鲁班工坊认证标准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国模式研究,职教“走出去”研究,职业教育元研究。吴岩表示,我国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现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要紧扣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切实发挥好存史、资政、预警、导引作用。会议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山东省教育厅承办。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职教科(教)研机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
·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会议召开
2024-11-18
11月13日,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副省长左永祥致辞。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30年来,普通话水平测试已发展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大规模、标准化语言测试,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教育和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保障。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作为主题主线,融入语言文字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要深化改革创新、务实真抓实干,进一步健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全面加强测试员队伍和机构建设,持续推动数字化赋能和科研创新,进一步拓展合作交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稳步提升测试服务能力和服务质效,为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为强国建设贡献语言之力。会上,部分省级教育部门、高等学校、测试站点和测试员代表作交流发言。教育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代表参加会议。 -
·
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将举办
2024-11-15
从11月14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将于11月20日至22日在天津举办。这是全国教育大会后我国首场教育领域的主场外交活动,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大会主题为“创新赋能未来 技能塑造人生”,将以开幕式为重头戏,配套活动包括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举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举办职业教育专题展、创设职业教育国际期刊等。在会议方面,大会将设置开幕式、主旨报告、部长级圆桌会、平行会议、闭幕式等环节。11月21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和主旨报告,下午举行部长级圆桌会议和6个平行会议,22日上午举行闭幕式。大会开幕式上将举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成立仪式。这是首个由我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目前,联盟成员已经确定,外方单位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五大洲均有代表参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院校、行业组织、中外知名企业加入联盟。大会闭幕式将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该奖由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设立,是我国设立的首个世界职业教育大奖,将依照“贡献度高、共识度高、可推广度高”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并奖励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将于11月21日在天津举行。从今年开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其总决赛分争夺赛、排位赛、冠军总决赛3个阶段。截至目前,各赛区总决赛争夺赛已顺利完成。大会将设置职业教育专题展,分为技能塑造人生、技艺传承文明、服务产业升级、服务区域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产教互融互通、创新赋能未来等板块,来自国内的49所院校和机构、19家头部企业参展。大会将创设《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期刊,促进世界职业教育理论、实践、政策研究,使其成为联络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纽带与平台。大会将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分析总结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向全世界传递中国职业教育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首届大会于2022年在天津举行。本次大会是全球疫情之后首场世界职业教育线下大会,将有600多位外宾参会,首次实现外宾数超过国内嘉宾数,彰显了我国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感召力和动员力。 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基本实现场馆设置工作完备、接待服务工作完备、完全保障工作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