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市教委关于深入推进天津市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
索   引  号 :
11120000000125225X/2021-00010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 文 字 号 :
津教政〔2020〕21号
主    题 :
教育\高等教育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市教委关于深入推进天津市高校

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现就深入推进天津市高校学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各项任务,坚持四为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推进天津高质量创新发展作贡献。

二、总体目标

天津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强化学科优势与特色,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监测和评价机制,突出学科建设的质量、贡献与效益,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为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到2025年,形成重点突破、整体提升,高端引领、战略支撑的学科建设格局,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共性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做出原创性、突破性贡献,支撑发展新动能和产业升级成效显著,一批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三、重点任务

持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校自身定位与特色优势,科学调整学科布局,合理优化学科结构,改造提升传统学科,积极培育新兴学科,融合孕育交叉学科,着力建设优势学科,聚力打造一流学科,形成学科基座稳固、学科高原林立、学科高峰耸立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

持续发挥学科的载体作用。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科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发挥学科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军、汇聚高层次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带动高校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持续加强学科组织治理。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构建多学科相互交叉、促进、融合的学科发展体系。建立学校规划引导、管理部门主动服务、学科自组织的多元主体的学科治理架构。推进学科建设综合评价模式改革,完善学科开放合作机制,坚决破除五唯,摒弃功利主义治理价值观,营造理性包容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科的创新活力,推进学科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主要举措

(一)优化学科布局结构

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全市学科布局,统筹发挥新增学位授权、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和自主审核的布局优化作用,促进全市学科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不断回应现实需求。高校要一体推进学校总体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对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及现状的研究,合理设置二级学科,适时调整学科方向,通过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带动学科结构不断优化。

(二)凝练学科特色优势

高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学校历史积淀和传统优势,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总结凝练学科特色和重点发展方向,寻求适合自身的特色化发展模式和差异化发展路径。要明确目标,精准定位,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建立有利于形成特色优势的制度,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模式,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凝练特色,在特色发展中不断提质增效,用办学水平来支撑办学特色,以办学特色来体现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品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高校要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关系、自然科学类学科与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关系,坚持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加大对基础学科的稳定支持,鼓励设置新兴交叉学科。通过完善政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建设路径、改革管理模式等方式,形成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促进学科深度融合,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创造条件。

(四)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科的育人功能,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来考虑学科发展问题,把人才培养成效作为检验学科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准,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校和学科自身发展规划,构建良性、科学的人才成长与发展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分领域合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以高质量人才引育牵引高水平学科建设。

(五)强化科研源头供给

高校要有效发挥高水平学科的高端人才聚集效应,着力引领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前沿,主动承担国家和我市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聚焦前瞻性科学问题、前沿科技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问题,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努力实现高精尖缺领域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性难题,进一步彰显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突出社会服务贡献

高校要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学科或学科群建设为牵引,重点围绕以智能科技为引领的全链条、全生态的“1+3+4”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学科+产业的学科建设模式。深化跨学科跨学校跨企业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建立校企人才双栖制度,探索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产业研究院,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和咨政建言水平,实现学科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七)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高校要充分研判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根据学科的不同发展目标、不同建设内容、不同发展阶段,建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保障基础性配置,注重连续性配置,拓展引导性配置,加大绩效性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最大限度发挥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益,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和贡献。

(八)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要主动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差异,建立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应用成效为核心的多元多维的学科评价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增量增速与增效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探索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深度融合发展的分类评价模式。以立德树人成效、科学研究实力、社会服务贡献、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影响、师资队伍水平为考核重点,对学科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九)完善学科治理体系

高校要进一步厘清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学科与学院的关系,主动探索学科组织模式与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目标导向、资源引导基础上的学术自治与行政服务机制,增强学科的自我调节、自我诊断、自我修复能力。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际学术前沿作为重要突破口,建立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大数据平台,打破学科、学院壁垒,充分激发学科建设活力和知识创新活力,鼓励形成基于学科发展内在逻辑的学科群,有序促进学科的真交叉、深融合,实现目标化管理、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

(十)构建良好学科生态

高校要从学校整体发展角度统筹学科建设,坚持巩固一批、建成一批、培育一批,形成一流学科牵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助推,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共存,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进的学科发展态势,保持学科的多样性和特色性。要以知识创新和解决急难重问题为目标,建立不同学科与学术群体之间的竞合机制,根据知识生产和协同育人规律打造学术共同体,形成协同、共创的学科向心力,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实现学科的系统优化,推动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高校要落实学科建设主体责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科学研究范式,做好学科建设规划,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区域需求和行业发展,优化学科组织结构,在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治理体系等方面花气力、下真功,坚持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完善学科建设过程监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科的内生动力。

(二)市教育行政部门将联合发展改革、科技、人社、财政、工信等部门,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尊重学校发展实际需求,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综合运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学科大数据平台等,加大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引导和监测,保证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

(三)充分发挥国家和我市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化开展学科评价工作,完善学科建设外部评价与监督机制,建立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团体交流沟通制度,构建天津市高校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学科对话协作的平台,增强协同治理能力,确保高校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20201224       

(联系人:科研处缪楠;联系电话:83215137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201224日印发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