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市教委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天津市中小学装备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000000125225X/2022-00063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 文 字 号 :
津教委规范〔2017〕4号
主    题 :
教育\基础教育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市教委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天津市中小学装备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6〕3号)的要求,明确"十三五"期间天津市中小学装备改革发展任务,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市中小学装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教育教学装备是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十年来,随着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顺利实施,装备工作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目前仍存在装备标准体系不健全、机械达标性配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重建设配备轻管理应用等问题,制约了装备与教育教学及课程的深度融合,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加强装备工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装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科学技术融入装备和教育教学工作,加快形成新的教育发展驱动力,推动我市基础教育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建立与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相协调,与各级课程相匹配的配备和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实现装备配备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和使用常态化。大力推进教育技术装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全面应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工作原则

育人为本、深度融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装备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装备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装备与教育教学管理深度融合,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需要。

标准引领、专业支撑。以课程标准规定、装备标准体系和规范工作机制为引领,强化法治意识、规范意识和专业意识,坚持推进装备规划、实施、管理的制度化和专业化。注重专业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专业技术力量作用,注重基础设施、装备资源、师生应用能力协同,实现教育技术装备专业化发展。

鼓励创新、特色发展。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充分发挥装备作为课程资源的作用,实行特色化发展,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的有机统一。

三、主要任务

(一)做好配备工作

健全装备标准。制定《天津市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结合以学生实践与亲身参与为基础的学校特色课程和活动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天津市中小学素质拓展装备参考目录》。

加强设施建设。各校按照标准建设实验教学、音体美装备和场所。支持探索建设综合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学科功能教室等教育环境,适应学生学习需求。

科学配置装备。各地要遵循装备和技术生命周期规律,实现装备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运动式"、机械达标性配备。要按照标准配齐配足各类装备,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生活基本需要。保质保量配好图书。鼓励教师学生自制教具。

(二)提升管理水平

规范配备机制。各区中小学校要建立装备配备工作规范,科学规划设计装备项目,统筹实施计划预算、配备方案、政府采购、合同履约、质量管理、风险防控、资产监管与运维服务等。招投标要严格按照《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执行,确保采购达标合规,满足质量要求。

确保配备质量。采购装备时要将质量要求写入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确保装备产品质量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建立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补充更新的长效机制。建立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学校的科学实验和论证机制,经过危险性测试和教学适用性评价的技术与产品方可进入学校。

规范仪器管理。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对接教育技术管理系统平台,完善装备统计工作,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学校年度教育技术装备清产核资机制。

(三)推动全面应用

服务教育教学。推动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服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动教学和育人方式改革。开齐、开足、开好常规实验。推行实验室、专用教室、图书馆全天向学生开放。鼓励各校积极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提高教师应用水平。各区要制订培训计划,对相关专业教师、实验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装备应用与管理培训,特别是加强教师的装备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各区应积极组织各项赛事。开展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优秀课外阅读指导课、最美校园书屋评选、中小学图书馆榜样人物评选等活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发表相关内容的论文、经验成果。

(四)增强创新能力

加强科研工作。完善装备科研体系,围绕装备各个层面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装备发展提供创新动力。积极参与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研究专项课题,全方位推动基础教育装备领域的科学研究。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和规范装备职能机构建设,明确"建、配、管、用"的各项职能,科学安排人员,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各区装备部门要与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部门建立密切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保障日常运维

结合教育改革发展需求,按照国家标准及时更新设备设施,确保消耗性材料的补充与供给,确保每个班级都能按照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实验,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动手实践活动的需要。加强日常运行维护服务,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运维成本。

(三)建好管理队伍

各区教育装备部门要按照采购、实验教学、图书配备、信息技术等相关工作任务要求建好管理队伍,促进装备工作人员专业发展。建立健全装备采购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强化责任追究,管好装备队伍。

(四)健全考评机制

将学校和地区装备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书香校园建设等纳入优化资源配置专项督导评估。

                                            2017年7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