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 :
000125225/2016-00152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 文 字 号 :
津教委〔2016〕40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其他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津教委〔2016〕40号


     

  

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部署要求,提升我市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抢抓五大战略叠加机遇,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坚持扩大开放,做强天津教育,推进人文交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增强天津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 坚持教育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紧扣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需要,深入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教育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教育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

-- 坚持提质增效与完善治理相结合。把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心放到提质增效上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把完善治理作为提质增效的制度保障,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能力,依法依规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监管工作。

-- 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加强对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总体设计,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统一。自觉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具备实力的教育机构加快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市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人文交流贡献力量。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津外国留学生达到3.6万人,占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6%;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交流协作平台达到80个,建设10个示范性优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设立孔子学院(课堂)70个,建设3个具有天津特色的国家示范孔子学院;建成20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职业院校,在境外建设10个"鲁班工坊";引进一批海外高端人才,建立10个中外合作科研平台(研究院),到2030年,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市属高校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学,若干所高校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其他高校进入同类院校前列,市属高校打造若干国内领先或一流的学科。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

二、工作重点

(一)推进教育国际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1.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支持南开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共建联合研究生院项目;天津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建设虚拟科研中心;推进两校与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办学,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做好天津茱莉亚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的筹备建设工作。(责任单位: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音乐学院)

2.促进高校国际协同创新。支持南开大学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市属高校加强国际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助推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包括:天津医科大学与瑞典卡洛琳斯卡学院联合组建中瑞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建设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卤虫参考中心成立天津市大健康生物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中国卤虫参考中心;天津科技大学与美国佐治亚大学、西班牙国家技术创新联盟AINIA中心、澳大利亚国立查尔斯特大学、法国贡比涅技术大学联合成立高端绿色食品加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与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莱斯特大学联合建立当代语言学与应用心理学跨学科交叉融合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商务出版社协同建立高水平国际中国语言学书院;天津师范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建立面向基础教育的全球学习联盟;天津理工大学与美国南康州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台湾元智大学联合创立数据国际协作中心;天津城建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共同建立"可持续环境下智能生物处理中心"和"结构防护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农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等建设食味水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中日农村环境资源合作研究中心;天津农学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萨斯喀彻温大学等建设"中加奶牛健康养殖与奶制品安全合作研究中心";天津农学院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学会(ASABE)等建设智能农业装备合作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的引领作用,争取新增国际科技合作课题3-5项,做好"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工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埃塞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非洲联盟三方联合建立非盟研究与培训中心,开展世界职业教育学科体系比较研究和非洲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项目。(责任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3.扩大高校师生海外交流规模。实施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支持中青年教师赴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3个月以上的访学进修,拓宽国际视野,跟踪学术前沿,服务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利用我市高等学校"十三五"综合投资规划专项资金,实施天津高校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资助优秀学生以联合培养和跨境修读方式赴海外学习实习。推进与海外合作大学学分互认、学位合作项目,积极开发各种双联课程、学分互认课程、外部学位课程、外国考试机构课程等,搭建学生海外研究和学习的高质量平台。(责任单位:市教委、市财政局、各院校)

4.推动来华留学工作创新。打造"留学天津"品牌,推进优势专业水平相近或者专业互补性较强的高校,联合培养来津留学生。培养高层次(博士层次)职教师资,为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国际学生,获得合作高校学历、学位或双学位。加强预科教育与考核的科学性与标准化研究。鼓励高校与海外优秀高中合作,依托汉语海外口语测试点,设立海外招生基地,有效提高留学生的生源质量。建设天津市外国留学生服务中心和中华文化体验基地,建立来津留学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留学天津"网站,建设留学天津移动客户端,为来津留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教育与生活信息服务。(责任单位:市教委、各院校)

5.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深化与国外顶尖教育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加快培养国家急需、薄弱、空白和关键领域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建设非盟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中心,创新推动研究人员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双向互动,通过联合科研、国际研讨会、短期研修、访问学者等形式加强与相关国家学术机构或大学的交流。完善非通用语种学科专业设置,加强非通用语种培训基地建设。创新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杰出来津留学人才。积极发展以中医、中药学科为特色的留学生教育;积极推进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多语种的翻译出版工作,扩大留学生学历教育规模,推动中医走出去。(责任单位: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二)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1.推进世界一流职业院校建设。借鉴德国、瑞士、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完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培养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打通中、高、本、硕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组织实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计划,推进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推动本科专业(群)、二级院系转型试点。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责任单位:市教委、海河教育园管委会、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2.在海外设立"鲁班工坊"。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扩大鲁班工坊的建设规模,支持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联合中国企业与印度、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职业学院合作建立鲁班工坊。推进校企合作,高校和部分具有跨境经营业务的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责任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外办和有关院校)

3.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配合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继续开发建设与国际先进标准相对接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体系,开发100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加强国际化的通用技术标准与职业标准同职业院校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实现国际教育资源的本土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内外技术技能人才。鼓励有资质的企业面向留学生提供实训岗位。(责任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有关院校)

4.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环境建设。把大赛建设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的展示中心、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技能的体验中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提升大赛的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积极争取成为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和集训基地。加强与世界技能大赛组织机构的合作,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引进多种类型与形式的国际竞赛赛事与项目,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国际化水平。(责任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海河教育园管委会、有关院校)

(三)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1.加强"一带一路"跨文化教育研究。建设沿线国家科研基地,开展沿线国家和区域问题研究、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模式研究。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在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基础上开展联合研究。(责任单位: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筹建"天津'一带一路'人才与师资培养协同基地"。开展针对沿线国家的语言政策、汉语教育教学、文化融合与传播研究,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的强有力后援基地,促进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文化政策咨询、人才与汉语师资联合培养、拉动沿线国家来津留学,促进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目的国的跨境培训和留学。(责任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3.组建天津职业院校联盟开展教育国际援助。组建天津高职院校建立职业教育联盟,在交通、新能源、电子信息、化学工程、石油、旅游和海洋等国家战略工程领域开展教育国际合作和援助。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建设南亚国家职业培训基地,为南亚各国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职教人才。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师资培训基地,做好中医药海外发展统筹规划,针对不同区域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及培训措施。在湄公河国家设立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对职业教育援外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援外模式。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设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责任单位:市外办、市教委、市商务委、海河教育园管委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4.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和中蒙俄教育合作。落实市有关部门关于中巴经济走廊产能合作项目,加强与巴基斯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关高校在巴基斯坦与对口单位创建职业教育中心提供师资和培训课程服务。支持天津工业大学与蒙古、巴基斯坦开展纺织、服装类学科联合办学项目,为蒙、巴培养纺织服装类高等专业人才提供学科规划、课程咨询、师资培训、教学科研设备设施服务等。支持天津科技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工艺与管理大学、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学科联合办学项目,在人才培养、建立中俄教育科学数据库和技术中心、实施综合国际研究项目和联合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5.成立"中国东盟海洋科技联合中心"。围绕海洋科技研发、海洋人才培养、海洋技术培训设立三个基地,打造中国-东盟海洋技术领域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建立中国东盟汉语本土化师资及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围绕东盟本土汉语教师职业标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发展,建立泰国和面向东盟十国的汉语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责任单位: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四)服务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1.建设天津市自贸试验区研究机构。把研究院建设成为政府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智库,自贸试验区政策研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内贸易投资规则研究的重要基地、自贸试验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学科建设和科研模式创新的试验基地。(责任单位: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新区政府)

2.制定自贸试验区教育服务配套政策。出台中外资企业合作举办教育培训、自费留学中介相关配套政策,为举办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等提供政策保障。(责任单位: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委、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

(五)提升涉外办学水平

1.提升合作办学水平。支持我市高等院校与同层次国外高水平教育机构开展理工农医类专业合作办学,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监督和综合评价。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机制,推进过程监管,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质量提升。(责任单位:市教委、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2.办好孔子学院和课堂。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孔子学院办学内涵,突出本土化特色,继续提升师资培训质量。拓展与孔子学院外方大学的稳步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将孔子学院办成海外分院,做好师生双向交流交换,促进我市院校国际化发展和学科建设。(责任单位:市教委、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3.探索高中课程引进。探索高中学校引入国外优质课程,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满足市民对多样化教育形式的需求。(责任单位:市教委、市考试院、有关区、有关学校)

(六)加大创业教育国际交流

1.建立创业教育和创业研究网络。加强国际校际联系,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市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加强孵化器和科技园建设, 使之成为大学科研成果和商业创意的转化推进器, 为创业精神在大学校园的传播提供现实的展示区,将创业教育由专业性教育扩展为普及性教育,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责任单位:市教委、有关院校)

2.实施双创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天津财经大学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建立天津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通过引进创新创业课程和认证体系,结合天津特色进行本地化。举办天津市中外大学生创业大赛。(责任单位:市教委、天津财经大学)

3.建设国际化高校众创空间。立足天津,面向全球,吸引先进的技术、资本、人才、市场和创新理念,与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高校众创空间和创业项目深度融合,鼓励在津外国留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化高校众创空间。(责任单位:市教委、有关院校)

(七)提高国际教育服务水平

1.加强国际学生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收国际学生工作,为国际学生提供良好的随班就读服务。鼓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与我市中小学校开展校际交流合作。(责任单位:市教委、有关区、有关学校)

2.加强中外青少年友好交流。建设国际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搞好友好城市中外学生国际夏(冬)令营活动,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发展。(责任单位:市外办、市教委、天津市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天津国际汉语学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健全教育对外开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制定、人才培养、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教育、发展改革、商务、外事、公安、人社、市场和质量监督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着力加强宏观管理、部门协调和政策协同。各学校要积极有为、稳妥有序地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二)完善保障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在经费使用及管理上,更多向支持人才倾斜,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按规定统筹安排相关资金用于支持师生赴国外实习、开展教学实验。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三五"综合投资规划专项资金可支持各市属高校开展国际化学科专业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充分发挥"天津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作用,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和社会力量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完善来津留学、中外合作办学等政策制度,确保对外开放持续健康发展。

(三)营造良好环境

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将对外宣传工作寓于教育对外交流之中,提高对外宣传水平和推介效果。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作用,办好天津教育国际交流网站,打造外宣信息发布平台。完善我市院校海外网络传播体系建设,提升海外传播能力和天津教育国际形象。积极宣传教育对外开放先进事迹、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着力营造有利于教育对外开放的舆论氛围。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9月14日印发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