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津教委〔2017〕66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教委 市人力社保局 市财政局关于在我市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人力社保局、财政局,市教委直属学校:
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的困难,我市决定在实施中小学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的基础上,从2018年春季学期起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现就做好此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 重要意义
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经请示市政府批准同意,2016年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印发天津市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津教委〔2015〕48号),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通过开展中小学生体育、艺术、文化、科技、少先队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精神,我市在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学生的课后托管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课后服务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7〕46号)中"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探索实行弹性离校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探索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校、单位和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总体思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中,"利用中小学校各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的意见进一步细化落实。
(二)基本原则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坚持"面向全体、家长自愿;学校主渠道、免收学生费用"的原则。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做好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
三、课后服务的具体安排
(一)课后服务的时间
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小学要在开展素质拓展课外活动之外,每天下午放学以后安排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原则上17:00结束。具体安排由各区教育局结合本区作息时间和学校实际自行确定。
(二)课后服务内容
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学普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三)课后服务的人员和场地
结合课后服务的主要内容,考虑学生的安全和课业的衔接问题,同时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要利用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场地等资源的要求,建议课后服务的场地利用学校各班级的原有教室或学校内其他场地,人员以学校在职教师为主。
四、课后服务的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
在现有绩效工资总量基础上,适当增加额度,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解决在正常教学任务以外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劳务报酬问题。开展课后服务所需资金,按照生均200元/年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和教师的补助,包括发放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2018年春季学期由市财政全额安排,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市财政对河北区、红桥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和蓟州区按照50%给予补助。
各区可将生均公用经费中安排用于素质拓展的经费、市对区财政教育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此次安排的课后服务专项经费,结合本区财力一并用于开展中小学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和课后服务工作。严禁学校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二)组织管理
课后服务工作由教育部门牵头,人力社保部门、财政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市教委负责指导各区和学校落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制定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和课后服务工作的业务性指导文件,依据相关文件对各区和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区教育局负责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各中小学利用学校的人员、场地等资源提供课后服务。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定课后服务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报主管部门备案。
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对市教委直属中小学教师增加奖励性绩效额度。各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对本区所属中小学教师增加奖励性绩效额度。
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市教委直属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所需资金,以及转移支付资金。各区财政局负责落实本区所属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所需资金。
(三)监督管理
各区教育局和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担当、落实责任,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课后服务由各区组织实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强化学校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各区教育局要组织学校和广大教师深刻理解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重要意义,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大力宣传开展课后服务取得的成效,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广大家长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市教育督导等相关部门定期对各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督导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市教委 市人力社保局 市财政局
2017年12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2月2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