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781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19-05-24 11:00

高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建议"的建议,经会同市公安局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和保护工作,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中小学网络德育工作

一是制定了《关于中小学德育进网络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天津市校园网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科学地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学会使用网络,自觉文明上网,不去社会网吧。二是建立校园德育网站、网页、博客,引导学生贴近网络,远离网吧。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意见》,投入专项资金启动了"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工程"。三是注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广大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他们文明上网,做文明网民。市教委还组织了全市百万中小学生"'拒绝网吧',争做文明网民"的签名活动;开展了以"学习网络技术,文明上网"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四是坚持严格要求,规定学生不进社会网吧,并把这项要求纳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之中。市教委还规定学校校园网、网络教室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时间,要全部向学生开放,并举办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吸引学生参加,积极开发互联网更多更大的用途,使学生从互联网中受益。

二、积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上网

我市各中小学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网络沟通等形式,积极向广大学生家长讲解网络的利与弊,积极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让他们正确对待孩子上网,教育孩子不进社会网吧。与市妇联联合开办"网上家长学校",通过网络向家长普及网络知识,答疑解惑。

三、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

积极推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进入课程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要求,让学生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天津市义务教育三年级课程中设置"网络学习与学校学习的比较"课程内容,《信息技术》课程五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网络游学共参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着重体现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的要求,在七年级(上册)课程教科书第一单元"信息安全防护"、第二单元交友的智慧"网上交友新空间"、第四单元"探求网络奥秘"以及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网络生活新空间"均有关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素养的专题教学内容。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更是把"信息社会责任"作为学科核心素养,贯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的教学中。

四、加强对各类网站、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监管。

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持续清理和加强监管有机结合,取得了突出成效。2018年共在电商平台、搜索引擎、中小网站、论坛社区、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清理淫秽色情、管制刀具、涉枪涉爆、违法办证、网络赌博等违法有害信息8万余条,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此外,针对违法信息频发、违法犯罪多发的重点网站和网上"乱点",市公安局持续加大监管检查力度,督促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约谈网站主要负责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对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坚决依法予以查处,2018年共检查天津市重点网站、网络服务商、信息服务商和联网单位10265次,行政查处1036次。通过系统治理、科学治理,互联网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效控制了网络违法有害信息的扩散传播,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清净、有序的网络空间环境。

五、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营造舆论声势。

利用媒体报道、社会宣传和警方提示等一系列"组合拳",主动通过各类宣传载体展示网络犯罪打击战果并及时向社会发布防范警示提醒,形成了网上网下同步推进的宣传工作格局,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使依法触网意识深入人心。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报道典型案件,从还原犯罪过程、提升防范意识多角度分层次营造共同维护网络秩序的社会氛围,同时组织宣讲队开展进校园等主题社会宣传活动,走进我市20余所高校和中小学校园,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师生传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网上虚假招生等防范知识,并充分利用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在我市人员密集的商圈、街道,普及防范勒索软件、钓鱼网站等安全知识,播放宣传片5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余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紧密依托"平安天津""天津网警巡查执法"等公安新媒体矩阵平台,普及网络安全常识,推送提示100余件次,通过媒体网站定期通报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监测和清理整治工作成效,已向社会公布了1.5万余款涉及恶意传播、破坏系统、窃取隐私的违法有害APP应用。

下一步,各部门将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一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继续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德育活动等开展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天津市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系统"和"天津市中小学个性化学习服务系统"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 "道德与法治"等名师优课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经典诵读等一批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和互动性的资源,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平台上传自己参与思想教育等主题活动以后的作品,为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创设了良好的数字化环境。二是,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网络秩序,重点清理诈骗广告、诈骗网页、钓鱼网站、手机恶意程序、木马病毒等违法有害信息。三是,继续深入开展进校园活动,加强新闻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博等公众媒体,大力宣传典型案例、法律法规,发动人民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人员和线索,营造强大的社会舆论声势,为广大青少年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四是,积极关注国家及各省市相关的立法进程,待国家行政法规出台后,积极与市人大沟通,争取早日列入立法计划,并按照市人大要求开展立法调研。

感谢您对此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4月3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