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理解当代中国”授课团队带领研究生走进河东区常州道小学、缘诚小学,开展五场“双语筑桥·薪火课堂”跨学段多语种思政实践活动。作为《理解当代中国高级汉英口译》《理解当代中国高级汉日翻译》课程的延伸,研究生们以英语、日语为媒介,围绕红色文化、治国智慧、“一带一路”等五大主题打造互动课堂,创新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新范式。
在“Red Storytellers”课堂上,研究生设计“生存英语挑战”沉浸式体验,带领小学生化身“长征小勇士”,通过“翻越雪山(Persistence)”“穿越草地(Teamwork)”等英语关卡重现革命场景。而“Little Diplomats”课堂则模拟联合国环保会议,小学生们用英语讲述“绿水青山”的中国智慧,亲手书写双语环保明信片,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可传递的世界语言”。
“Belt and Road Adventure”课堂秒变“文化密码时光机”:从敦煌壁画与波斯《万国来朝图》的文明对话,到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的古今辉映,双语讲解让“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可触可感。“津派文化里的双语密码”环节掀起高潮——学生用天津方言“倍儿哏儿”对应英语“Very funny”,在“相声与脱口秀跨文化PK”中发现本土文化的世界表达。
“Salt Pioneers”课堂以“一粒盐里的中国密码”点燃科学报国情。研究生引导学生触摸千年盐晶、扮演古代盐商,同步植入“井盐”“海盐”等专业英语词汇。介绍了学校“盐业黄埔”团队研发的绿色制盐技术,屏幕上用汉日英三语标注“化学工业之母”,并解析汉字“盐”:“盐(繁体字:鹽)字由‘臣人卤皿’组成,就像中国人用智慧驯服自然的缩影。”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上合组织峰会即将到来之际,学院积极开展“迎上合,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相关活动。此次活动则侧重大手牵小手,带领学生们接触不同语言,同时融入思政育人的内涵。该团队将持续开发“多语种思政资源包”,通过双语绘本、跨学段工作坊等形式,让“外译中国”的思政教育实践绽放更多活力,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注入“科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