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天津教育 > 正文
天津大学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应用
来源: 津门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4 12:15

天津大学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实践应用,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智慧校园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9月起,学校面向全体本科生推出《人工智能导论》通识课程,并同步面向全市高校开放,同时通过智慧树平台进行全国共享。该课程是学校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广大学子积极拥抱科技变革的创新举措,由学校9位人工智能及交叉学科领域教授共同打造,配备智算学部、精仪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等13个学院的30名专业教师团队授课。

28日,学校举办“人工智能实践能力提升行动——DeepSeek 专题报告”活动,智算学部三名教授分别以“深度解读DeepSeek:从原理到模型”、“AI4Research:新的科研范式已经到来”、“大模型如何指导您做研究:案例与无限可能”为题作报告,系统剖析DeepSeek的技术架构与创新优势,进一步解读DeepSeek 技术创新背后的深层原因,聚焦大模型如何重构科研全流程,详细拆解大模型在科学假设生成、代码开发、实验验证及论文撰写中的实践路径。与会人员围绕大模型技术伦理、学科交叉融合、算力资源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

2024年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以来,学校已连续举办10场“研究生导师人工智能实践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此次DeepSeek专题报告会,既是天津大学大力推进数智赋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AI+X”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探索。

220日,学校完成DeepSeek R1 671B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成为国内首批“满血版”DeepSeek本地化部署的高校之一。此次部署,学校完全依托自有算力资源进行私有云部署,从架构设计、模型部署、负载均衡到应用体系搭建均由自有技术力量自主完成,本地化部署不仅确保了数据安全和隐私数据保护,还根据自身应用场景显著提升了原生开源模型应用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为学校进一步大规模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构建打下了坚实技术基础。截至目前,平台已有两万余名师生登录使用,正常运行请求等待时长在5秒内,大部分请求在1秒内便开始处理。

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学校治理,让人工智能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强劲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