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2024年卓越软件工程师实验班招生工作圆满收官,77名学生与企业完成双选,成为实验班正式学员。
为更加有效地解决软件服务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2013年,我市启动实施卓越软件工程师实验班项目。由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牵头,与我市9所院校合作推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共同培养具备真实综合性工程项目开发经历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较强职业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适用性工程人才。
与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培养不同,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无论是第一阶段的校内实训,还是第二阶段的企业内实习,专业课程的“教师”和案例全部来自于企业。实验班还有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课程及项目考核时,注重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考核比例,利用分组讨论、企业项目答辩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验班把人才培养定位逐步聚焦到整个产业需求,从最初开设软件开发专业到大数据应用开发专业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专业,实验班人才培养方向已逐步扩充至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前沿领域。从2018年起,实验班招收专业也从计算机相关专业逐步辐射电子信息大类,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推进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截至2023年,实验班毕业学生人数达到972人,涉及高校20个专业。
2021年,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农学院共建现代产业学院;2023年,又与天津科技大学共建天软现代产业学院(滨海)。合作双方在3+1模式基础上,通过产业学院的建立,整合各方资源,探索2+2模式,实验班的“项目驱动式教学”被广泛地复制应用进高校之中,这也让更多高校学子受益。未来,实验班将不断完善“学科交叉,项目驱动”工程教育培育模式,赋能各合作高校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探索建立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目前实验班也在探索实施“卓越前导课程”,加大整合学院校内外实践资源,配合各合作高校在学生前三学年开设以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为核心的项目式课程,并结合产业最新发展区域设置项目实训,营造工程氛围,将卓越工程师理念贯穿于大学培养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