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天津教育 > 正文
京津冀三地签署系列教育合作协议
携手布局“新赛道” 齐心共绘“同心圆”
来源: 天津教育报刊社 发布时间: 2024-05-27 12:27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天津市教委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共同签署《关于雄安基础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和《关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

一方面,深化天津与雄安新区“三校一园”校际合作交流,在天津市第一中学与雄县第一高级中学成功合作模式基础上,天津市第四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天津市实验幼儿园分别与雄安新区容和红杰初级中学、安新县雁翎小学、容城县幼儿园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加强在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培养、资源共享及学生活动等方面交流,打造一批津雄合作的标杆学校。天津市教科院帮扶雄安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促进两地教育科研交流,共享天津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双方将共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共享科学教育实验区经验。

另一方面,依托津雄职业教育联盟、京津冀“双高计划”建设联盟等重大平台,围绕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的定位,对接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论坛,开展课题研究,为雄安新区技能人才培养把脉分析、出谋划策。特别是,将进一步加强天津市职业院校与雄安新区三县职教中心的办学合作。支持天津市“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加强对雄安新区三县职教中心的指导和合作。发挥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用,面向雄安新区职业院校开展骨干教师、学校管理干部、技能培训师等培训。根据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阶段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需求,组团在雄安新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培训资源清单,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资源整合作用,在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供应链等方面开设“订单班”,为雄安新区建设培养培训高端技能人才。

京津冀三地教科院共同发起《关于推进京津冀教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倡议》,并共同发布《京津冀教育科学规划专项研究课题指南》。未来,将完善京津冀省级教研机构联络机制和协商机制,特别是建立京津冀重大教研活动互认机制,将三方教师参与的互认的教研活动认定为本地区教研活动。

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共同签署《京津冀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职业教育有机融入京津冀“五群六链”产业布局,深入开展京津冀技能人才联合贯通培养,构建中—高—本—硕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聚合三地产教资源要素,布局职教本科专业,拓展职业教育贯通融通新赛道,打造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从2024年起,在三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设立京津冀职业院校技能邀请赛,为京津冀职业院校师生搭建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分享经验、协同合作的桥梁。

三地将发挥京津冀职业院校联动效应,充分利用以北京“丝路学堂”、天津“鲁班工坊”、河北“祖冲之学院”为代表的国际交流品牌,推进工程化、项目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共同搭建“职教出海”的职业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提升京津冀职业院校海外办学能力。

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还共同启动京津冀学子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暨“百万学子回延安  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今后将形成长效机制,巩固研学实践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有效助力全国智能供应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服务京津冀智能供应链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下一步,将依托产业学院建设,实现京津冀区域内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共同建设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搭建供应链核心课程体系、共建共享“双师型”师资队伍、创设有效对接产业的智能供应链竞赛体系,全面推动供应链行业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三地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同签署《共建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协议书》,三地生物医药领域高水平高校、龙头企业共同签署《京津冀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联盟协议书》。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走深走实,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企业还启动了“千团千企融合创新计划”,联合京津冀高校1000个创新团队与1000家龙头企业深度对接,实现资源的精准匹配,促成校企共组“科学家+工程师”研发团队,开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项目组织和关键技术攻关。天津市教委牵头成立了“千团千企工作专班”,搭建紧密而高效的对接渠道,第一时间为企业精准匹配技术团队。截至目前,“千团千企融合创新计划”已完成面向京津冀企业征集首批技术需求300项、梳理京津冀高校首批可转化成果300个、凝练首批科研团队300个,实现各类要素资源的有效整合,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天津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