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和平区在市教委的指导下,以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等国家级项目为引领,在甘肃省舟曲、会宁、靖远三县深化创建24所“天津市教育支援示范校”,把外源“输血”变内驱“造血”,着力实现资源共享、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使命,全面提高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健全长效机制,教育联动提级增效
津甘两地共同梳理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与问题,先后研究制定“天津市教育协作示范校”建设标准、示范校创建方案和创建成果阶段性展示方案,力争通过创建示范校,打造县域优质校,辐射带动当地各级各类学校高质量发展,精准谋划为推进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聚焦教学教研改革、高质量幼儿游戏等主题,组织甘肃结对县进行两轮次阶段性成果展示。第一轮次,甘肃三县教育局分别组织争创学校进行展示,和平区教育局组织相关部门、结对学校全程观看学习,进行线上点评。第二轮次,甘肃结对县以专题汇报、典型分享、微沙龙等形式,线上分享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有效促进四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互学互鉴长效机制。
创新管理模式,办学经验复制推广
和平区35所学校、幼儿园将教育东西部协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化“1+1+N”学校结对帮扶,压实部门责任,定期与甘肃三县92所结对校共同研究,优化帮扶举措。通过召开线下座谈会、线上交流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帮扶学校需求,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分享先进的办学管理理念,助力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
深化教学改革,育人模式优化转型
和平区学校向结对校分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当地教师拓展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助推结对学校大胆探索、深化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育人本领。今年以来,各结对校网络送教近320次,受益人次达12000余人。围绕教育教学重点、热点、难点,津甘学校还共同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开拓教研思路,丰富教研内容,深化学习体验,显著提升三县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人才成长渠道畅通
津甘教师交流升级加力。2024年,和平区选派70余名干部教师赴甘肃三县支教,同时接待来津跟岗研修教师90余人。支教教师将和平区人才梯队培养理念带到甘肃三县,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塔式人才”教师结构,与当地教师师徒结对,形成教学团队,带动学校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和平区各学校结合三县跟岗教师实际,精心制订跟岗学习计划,涵盖了解办学特色、观摩课堂教学等方面,和平区教师全面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双方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